湖北日报讯(通讯员李学锋、伍银、徐畅)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5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稳定在92.3%。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已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
加强民营科技企业党建工作的时代要求
民营科技企业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显示,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彰显了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凸显了民营科技企业在推动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活力和实力。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着“轻装上阵”和“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优势,正在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创造奇迹,可以说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党建引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引擎”作用,为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可见,抓好民营科技企业党建工作是以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
党建引领赋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四个维度
党建引领是民营科技企业长远发展的“导航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建思想,强调人民利益至上、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这些理念在助力民营科技企业在实施科技创新、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党建工作能够将党的创新理论贯穿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开展党员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让民营企业领导者及员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诚实守信,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党建工作能够从宏观层面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方向和战略指导。企业党组织通过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使企业及时把握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和产业发展趋势,引导企业将科技创新的重点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与国家需求相结合,避免盲目创新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由此可见,党建工作在确保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确保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着不可代替的“导航器”作用。
党建引领是民营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聚力器”。党的创新理论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党建工作可以通过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鼓励创新实践,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企业党组织通过开展党员活动、建立党员示范岗等方式,激发党员的干事创业激情,让党员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勇于担当,以先锋模范作用为员工树立榜样,带动和引导全体员工积极投身于企业的发展,身边的党员的“标杆”作用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在企业党建的赋能下,能够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激励员工勇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为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党建引领是民营科技企业汇聚发展资源的“路由器”。“党建互联”是企业以党建工作来建构与党委政府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紧密联系的有效机制,能够通过党组织之间的活动联系来实现跨越不同体制的界限、不同产业的边界,进而成为企业获取发展资源的有力抓手。党建工作为民营科技企业与政府之间搭建了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民营企业基层党组织具有政策渠道功能,党组织能够及时了解和传达学习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发展战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政策机遇,争取政府的政策和资源的支持。通过党建活动渠道,民营科技企业党组织可以将企业的发展诉求反馈给政府,通过争取政府职能部门支持,助力企业申报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这种方式,党建引领能够帮助民营科技企业整合政府资源,为企业的发展获取丰富的外部资源。针对民营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科研力量不足、科研条件不硬、研发信息不畅等发展短板,可以通过党组织的平台,组织开展行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人才、技术、资金资源互补。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党建互联可以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关系,实现“抱团取暖”的方式联合攻关,推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此外,党建引领还可以助力民营科技企业参与政府组织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党建引领是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凝心聚力的“稳定器”。民营科技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必然会面临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加快发展的问题,面临着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等多重挑战与困境。破解这一发展瓶颈,实现民营科技企业持久稳定发展就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引领,离不开好的企业文化的滋养。党建是企业文化的“航标灯”,党建引领能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弘扬正能量,激发员工进取向上的精气神,赋能企业始终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创新力和感召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滋养。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教育疏导等策略,引导每位员工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与向心力,为科技创新道路铺设坚实的组织基石与思想后盾。同时,党组织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团队建设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助推企业成为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的整体。企业党组织通过党建带团建等方式,加强对企业员工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增强员工面对困难的抗压能力,帮助员工克服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工作。在民营企业工会化程度较低且工会作用较弱的背景下,党组织还承担着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构建良好劳资关系的职能,此举有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进而提升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去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将进一步激发广大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也成为党建引领赋能民营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
注:本文为2023年度湖北省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党建引领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项目编号2023EDA035)研究阶段性成果。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