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王夏杰 李政佼
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加强纪律建设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重要命题。通过强化纪律建设,中国共产党不仅塑造了使命型政党形象,而且锻造了革命型政党形象。对纪律建设的高度重视,既彰显了我们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党的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也凸显了纪律建设在确保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利器作用。
纪律强党理念,赋予自我革命精神底色。重视纪律强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突出强调党的纪律,并以“严密的组织性”和“铁的纪律性”而著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理念,将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了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第二条指导思想中增写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自我革命”“推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等内容,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纪律强党理念与时俱进的鲜明特性。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史,严守纪律的过程是党的纪律理念传承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强化党的纪律建设的过程。纪律强党理念不仅塑造了一个纪律严明的无产阶级政党,而且铸就了党员干部讲纪律、守规矩的精神内核,体现了党依靠铁的纪律同一切破坏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的革命精神,使得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始终坚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以赶考的清醒破解“六个如何始终”大党独有难题,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内纪律规范,确保自我革命主体理性。强化政治自觉,不仅需要思想教育,更需要制度约束,只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才能有力支撑遵规守纪的政治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通过十九大党章修正案、二十大党章修正案,实现了党章的与时俱进;制定、修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纪律建设的制度规范越来越健全,尤其是新修订的《条例》为党员干部划定了更为明确的权力边界、更为清晰的纪律底线,为开展纪律监督、实施纪律处分提供了法理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委要对照党章和党纪党规,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来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短板。党纪党规不仅具有“立规矩”“强约束”刚性限制意义,还具有“纠偏差”“促整改”教育指导意义,这就需要党员干部保持主体理性,正视自身行为与党章党规要求之间的差距,正视违反纪律的苗头性倾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正将铁的纪律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严格执行党纪,开辟自我革命实践进路。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不仅要求完善党纪制度规范,更要求严抓纪律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有纪必执”体现为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有违必查”体现为以公正、严肃、“零容忍”态度追究和惩处一切违反党的纪律的党组织和党员。具体而言,一是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反腐败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再到“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一体推进“三不腐”,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二是严查新型违纪行为。如《条例》第五十七条增写对“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处分规定,等等。这些新修订的规定和要求是对党的自我革命现实困境的有力回应,不仅最大程度破除了部分党员干部逃避纪律处分的侥幸心理,而且真正实现了管党治党“全面”和“从严”的有机统一。三是加码处分部分违纪行为。如《条例》第五十六条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行为由违反工作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条例》第五十七条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行为由违反群众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等等。这些条款提高了违纪成本,体现了“执纪必严”理念,深化了标本兼治决心。四是坚决维护纪律刚性。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坚持以纪律为标尺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对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提高了纪律的执行力,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
加强纪律教育,增强自我革命历史主动。纪律教育是纪律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为了更好提升纪律教育效果,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把握纪律教育原则。开展纪律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实际情况,聚焦广大党员主观世界,使纪律教育更具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二是坚持纪律教育与党性教育相结合。一方面,纪律教育必须靠党性教育来支撑,只有加强党性教育,才能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另一方面,党性教育必须把纪律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历史一再证明,党的纪律要求越严,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越高。三是要加强警示教育,深刻剖析违纪典型案例,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四是精准定制纪律教育内容。要针对年龄特征、工作性质、岗位层级等特点,进行分类教育,尤其要对“关键少数”、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年轻干部、离退休干部等特殊群体精准施教。五是注重在党内生活中加强纪律教育。要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各项活动中,营造讲纪律、守规矩的良好氛围。简言之,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督促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真正将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不断锤炼自身党性,以更加自觉的历史主动精神把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塑造与提升研究(23C10651122)、西南财经大学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与巡视巡察研究专项:纪律建设赋能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研究(2024DFLZ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党建网